
更新时间:2025-04-22 09:51:52 点击次数:25 次
AI阳光跑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校园智慧体育解决方案,通过无感人脸识别、运动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,实现学生课外锻炼的智能化管理与个性化指导,其核心功能包括自动打卡、运动数据记录、违规行为识别及多维度运动评估等。
一、技术支撑
无感人脸识别:学生在指定跑道区域通过摄像头自动完成身份核验,无需穿戴设备,支持500人同时跑步。
运动数据采集:基于A1摄像头和智慧终端,实时记录跑步里程、配速、运动轨迹等数据,并通过校级管理平台汇总分析。
多检录点设置:根据跑道长度(200-400米)配置1-2个检录点和打卡点,防止作弊行为,确保数据真实可靠。
二、实施流程
起跑阶段:学生进入跑道人脸识别区域,按逆时针方向开始跑步,系统自动记录起跑时间。
途中监测:通过跑道内侧摄像头持续捕捉运动状态,识别违规行为(如逆向跑步、使用交通工具)。
结束统计:完成规定里程后,系统自动生成单次运动报告,数据实时同步至个人账户。
三、应用场景
高校场景:如浙江工商大学要求男生完成70公里、女生55公里学期总里程,单次跑步需达2公里以上,配速不低于12min/km。
中小学场景:湖南师大附中将AI阳光跑纳入体育期末测评,通过班级联赛和排行榜激发参与积极性。
四、考核标准与违规管理
里程要求:高校普遍设定学期总里程(如64-70公里),中小学侧重每日10分钟体能锻炼。
速度限制:最低配速要求(如1.5米/秒)防止“散步式”锻炼,超速或低速数据不计入成绩。
违规处理:系统通过AI算法识别作弊行为(如使用代跑、交通工具),违规者取消单次成绩并通报批评。
五、激励机制
数据可视化:校级平台展示日/周/月里程排行榜,支持班级、个人数据对比。
奖励措施:对月度排行榜前30名学生颁发奖品,班级联赛优胜者可在升旗仪式接受表彰。
六、政策与目标
该模式响应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》,旨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10%以上,构建“学练赛评”一体化体育教育体系。